這兩周台北的天氣可謂「水深火熱」,先是連下了幾天雨,到處溼答答。好不容易雨停了,接著是幾個颱風在南太平洋排排站,好像桃園機場上空等著降落的A380。所幸天祐台灣,每個都是擦邊球,過門不入。緊跟著秋老虎又讓台北市氣溫飆破30度,實在很難想像都已經十月下旬了。

直到前一天下午,台北市又下了一場五、六個鐘頭的滂沱大雨,實在擔心期待已久的貓空茶鄉之旅能否成行,只能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床,祈禱當天天氣不要太差。10/23終於來了,台北市中心的天氣還是烏雲處處,深怕是昨天的雨沒下完。但車子一過莊敬隧道,心中就釋然了,木柵陽光普照,雖然偶有烏雲飄過,但一時半刻應該還難成氣候,原來之前的操心都是多餘的。

今天的「貓空知性之旅茶鄉巡禮&茶製程解說」活動分成兩段,前半段由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資深講師陳維霖帶隊,在貓纜貓空站附近的茶鄉巡禮、踏青,後半段則由木柵安心茶班茶農張哲嘉解說茶的製程。

由於今天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陳老師就以台語諺語「霜降風颱跑去藏」開場。「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進入秋天後,暑氣慢慢消退,在夜晚和早晨,地面水蒸汽遇冷凝結成露珠,如果遇到更冷的空氣就結霜,所以將這個節氣叫「霜降」。

經過大馬路旁一個大石頭砌成的木炭老窯,陳老師生動地解說先民燒窯時的甘苦-(台語)尪顧七眠火,某顧七日火,七眠七日沒作伙,顧嘎一腹肚火。」,說完了木炭,老師又憶起燒碳烤肉時,最煩惱的是「甜不辣扮黑臉、蛤蠣搞自閉、雞腿裝熟」。

老師除了妙語如珠外,對路邊的花花木木、一樹一草,如數家珍。帶我們彎進柏油路旁依地形建造、高低不平又彎曲狹窄的泥土路,所謂的「保甲路」。「保甲路」是早年鄰里間慣走的越嶺路或連絡道路,寬度多僅容步行,由日據時期的保正(即里長或村長)維修整理。

映入眼簾的先是五加科的「鵝掌柴」或稱「鴨腳木」,因葉似鴨掌得名,又因材質輕、白、軟,常做成木屐,因木屐公母不分,故稱之為「公母」(台語),取其諧音為「江某樹」。接著是山坡上的大頭茶樹。當天氣漸寒、百花凋零,只有它碩大白花怒放,飄落樹下時像灑了一層百雪般。它是台灣原生植物,低海拔山區都可看見,質地堅硬可當炭材或家具用木料。

路旁邊坡上則長了些芒萁和野牡丹。芒萁喜歡長在開闊、乾燥、土壤層較薄且陽光充足的地方(和一般蕨類不同),剛冒出來的芽像卷曲的山羊角,長成的羽狀葉則像扇子一樣,葉柄常被編成籃子或手工藝品,葉片枯黃後則極易被引燃,如果有人亂丟菸蒂,後果不堪設想,但在野外要生火,就可作為火種用。野牡丹則是一種常綠小灌木,長橢圓形或卵形的葉片,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或淺心形,由於葉片堅紙質,兩面披覆短柔毛,所以如果在野外一時找不到衛生紙時,各位應該知道如何變通吧。

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山芙蓉和構樹。山芙蓉,別名台灣芙蓉、狗頭芙蓉或三醉芙蓉,是台灣原生植物。花期在810月,花開放時徑為915公分,初為白色,午後變為稍帶粉紅色,傍晚轉為粉紅。構樹為落葉喬木,桑科,高可達1020米,葉片可用以飼養鹿或豬,雌雄異株,清明前後時開花,核果聚合成聚花果,果肉橙紅色可吃或做成果醬。2015年,台大鍾國芳教授團隊利用構樹的雌雄異株,難以自然傳播的特性,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為台灣為南島語系原鄉的假說提供新證據。

逛了一圈茶鄉,回到貓空纜車貓空站旁的「觀鼎茶園」茶莊,木柵安心茶班茶農張哲嘉老師為我們鉅細靡遺地解說茶的製程,哲嘉老師傳承父親張寅茶師的經驗及技術,創立「觀鼎茶園」茶莊,庭院結合生態工法將一小區塊茶園融入庭園景觀中,營造閑靜優雅的品茗環境,茶樹的栽種考慮茶區與茶樹的年齡及品種的搭配,使茶菁的品質更加穩定,專門產製鐵觀音茶及鐵觀音紅茶,另有獨家研發的桂花鐵觀音,而且獲獎無數。

不過這些豐碩成果的背後都需要付出代價,茶菁採收回來需經過「室外萎凋」、「室內萎凋」、「攪拌茶青」、「讓青」、「殺青」及「揉捻」或「團揉」等多道工序,才能變成可以沖泡的好茶,為了避免茶菁因悶熱而成死葉,為了讓葉片水分蒸散,引起茶緣細胞破損,接觸空氣,除去苦澀及臭菁味,促進茶葉發酵,前幾道工序需要在十幾個鐘頭內一氣呵成,所以採茶季節來臨時,茶農大概有半個月都沒能好好闔眼,所幸現在有些可以由機器代勞,但製茶的用心和堅持還是不變。

哲嘉老師分別泡了紅茶、包種茶及鐵觀音讓大家品嚐,沖泡的開水溫度也因茶種的不同而不同,紅茶較低,約為攝氏80度、包種茶9095度,鐵觀音則為100度,這趟精彩的貓空知性之旅也在大家品茗的讚嘆聲和歡笑聲中依依不捨地結束。

進口劣等茶充斥、低價茶冒充高價茶訛詐的消息時有所聞,建議大家不妨走一趟茶鄉,直接向商譽卓著的茶農採買真正在地的台灣好茶,感受他們的用心和堅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與茶相約在~貓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