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約在貓空之一日製茶師

       

        一直以來接觸到的茶, 只知道有紅茶與綠茶兩種, 在參加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的「2017 與茶相約在貓空- 品茶玩味的感官教室」 之一日製茶師後, 才進一步認識, 茶不單只有綠茶和紅茶。

        製茶師的活動在寒舍茶坊中展開, 老師張福欽介紹了製茶工序, 有殺青、萎凋、揉捻、悶黃、發酵、渥堆、烘乾, 其中揉捻更是印象深刻, 老師實際操作,帶著我們學習揉捻的技巧, 從新鮮的茶葉, 經由雙手揉捻、渥堆、烘乾製成紅茶葉。 老師教我們依循順時針揉成圓球,猶如打太極拳, 發散開的茶葉由外揉收至雙手中, 開始力道要輕柔, 避免茶葉脆化, 一直持續揉至茶葉葉片柔軟,相對揉茶力道漸進式增加,直至揉出茶葉的茶汁,及所有的茶葉變成條狀,光是揉捻這步驟就得花至少一個半小時以上,真是不容易啊!

       揉捻後老師幫我們檢視整理, 接著渥堆, 蓋上略濕的布靜置, 讓茶葉發酵, 葉子會從綠色慢慢轉變為黃褐色, 等茶葉變成黃褐色就可以烘乾, 冷茶葉停止繼續發酵。 烘乾用的是烘茶專門的烘烤設備把茶葉的水份完全除去, 固定茶的品質, 烘烤中就可以聞到到原本清淡的茶葉香氣瞬間變為濃鬱的甜紅茶香。 老師讓我們知道烘乾後的茶葉還有一道重要的程序,就是茶葉成品品質的把關, 把烘乾後上色不均的褐色不良品及茶梗挑出,讓茶的風味更好,最後的成品就是特等紅茶(自己評鑑)。

       茶葉揉捻後在靜置發酵的空閒時間, 老師比照比賽方式大方的現場泡出三種茶,鐵觀音、包種茶、紅茶與大家茗品分享, 這三種茶風味各不同但都香氣十足, 喝了嘴中留下的餘香,讓我忍不住一直想要續杯呀! 上了老師的課才知道原來好的茶, 不是單看茶葉本身還要看季節、日照、溫度、濕度、土質各個繁瑣的製茶工序, 就連採茶時間都會影響茶的優略。

        張福欽老師茗茶同時, 分享了茶的種類, 不發酵茶: 綠茶、白茶、龍井、碧螺春……等; 半發酵茶: 鐵觀音、烏龍……等; 全發酵茶: 大家都熟悉的紅茶……等。 老師分享的三泡茶中,我最喜歡的是製程繁瑣的球狀鐵觀音,喝起來餘香非常濃鬱 而且不苦澀。 不同的茶泡出的顏色 也截然不同,有深有淺, 好的包種茶泡出的顏色更是接近水的清透!

       「茶」要好喝, 泡茶也是一門學問, 老師泡茶時仔細的量出茶葉3克重量, 就連水溫及水量還有茶葉浸泡的時間長短,甚至什麼茶具對應著什麼茶葉,都會讓茶的風味有所變化。 光是茶具材質又分瓷器、玻璃、陶壺……等,只能說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茶的風味,還真是馬虎不得呀!

        有句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但很幸運我有這個機會進門認識了「茶」。 謝謝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了與茶相約在貓空系列的免費活動,讓我有機會認識茶產業及茶鄉的文化。謝謝寒舍張福欽老師全程不厭其煩的對我這麼外漢的問題細細一一解說,最後還讓我們帶回自己揉捻的茶,烘乾讓我們回家好好茗品。 也很謝謝所有的工作人員讓整個活動課程都能順利流暢進行。

        最後上完整日課讓我有些觸想, 茶葉的一生從種茶樹、採收茶葉至製成茶葉成品的所有過程皆不容易,猶如名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與茶相約在~貓空~ 的頭像
    與茶相約在~貓空~

    2021 與茶相約在貓空 x 南港找茶趣 品茶玩味的感官教室

    與茶相約在~貓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