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共舞-咖啡篇(談咖啡烘焙度對於風味之影響)─林湘樺心得
貓空這兒的環境很好,空氣也很清新~今天我和寶貝J跟著老公一起前往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參加咖啡烘焙度對風味的影響,老公是咖啡愛好者,我只是門外漢一名,哈~但今天跟著林老師學習,倒是懂了不少喔!收獲良多!
首先哈哈~當然是介紹一下上課的場所,一進門就被茶壺所吸引囉~
在推廣中心的展示室裡面有對於茶葉的製作器具與產品跟茶具做介紹
接下來到了喝咖啡時間囉,不是啦!是學習咖啡的時間到囉~大家跟著自己的帶子顏色依序坐下,很棒的,我們坐在中間喔~ ^^
現場老師及其人員已經備好咖啡與咖啡的器具囉~
今天上課的講義,有咖啡烘焙的基本圖示與今天的品嚐豆單!
現場挺多人的呢!大家都專心聽老師的基本介紹~
老師大概解說完之後,就進入正題,磨豆啦!現場馬上傳來陣陣的咖啡香~馬上就有人舉手要求要聞「乾香」了~這時我心中的疑問產生了,乾香?溼香??
原來乾香是聞豆子磨好後,尚未沖泡前的味道,而溼香就是聞沖泡後的咖啡香囉~哈
真是長知識了我~看看聞得多認真呀!!
當眾人忙著聞香之時,老師也與部份的學員互動熱烈,問了問題用有獎徵答,老公還回答了問題,還得到小獎品呢!
接下來就把咖啡粉裝入袋,然後拿去封口,準備泡咖啡啦!(流口水中…至今我仍能感受到昨天的咖啡香呢!哈)
老師各給我們大家二種豆子,黃色的是瓜地馬拉的阿堤蘭湖區;白色的是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兩款,分別做1淺焙、2中焙、3深焙的處理~兩款的乾香各有不同,對我們而言,瓜地馬拉的阿堤蘭湖區味道較濃,而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則較順~
以耶加雪菲為例,由1淺焙、2中焙、3深焙(照片由右至左),就可以看出色澤的不同,由淺至深,放得再久一點,顏色也更加深,因為我們咖啡包沒有拿起來。
三個淺嚐後,味道也是由淡至濃,喝了這兩款,我跟老公都較愛耶加雪菲的中焙喔!老公喝的時候感覺得到花香的香氣,我是…覺得好喝啦,只能感受到一點點,果然是否為咖啡人有差,哈!
最後,老師給我們看生豆,並用不同的烘焙時間,看豆子的色澤與大小,如照片中的右至左,是生豆至深焙,也經過一爆階段與二爆階段,像爆米花的聲音,但小小聲的~深焙到最後的豆子還發油亮了呢!繼續放會繼續出更多的油喔~
透過現場老師和大家的互動,讓我學習到很多,從基本的咖啡產地、影響咖啡風味的原因(品種、處理、品質、烘焙度…等)、沖泡咖啡的水溫,烘焙咖啡豆的溫度控制與器具…,都是我以往較沒有研究的,看來喝一杯咖啡除了享受以外,深入的探討會得到更多元化的知識,並且完成自己專屬的「咖啡」!
開心的渡過了咖啡下午~也別忘了這悠閒的小秘境-綠意盎然的小空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