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10.31與茶相約在貓空:貓空茶鄉巡禮(含:茶製程解說)─蘇育嫻心得

想起去年第一次拜訪貓空,坐著貓纜欣賞落日餘暉下金光閃閃的台北盆地,當時只知道貓空有纜車,而這次拜訪貓空,是為茶而去。讀過《安溪鐵觀音》,才知道了貓空有茶,對於喜歡茶園、茶香的我,是必訪之地。

期待已久的貓空茶鄉巡禮活動,是由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舉辦。10/31一早起床,出發貓空,趁著下午活動開始前,先認識茶鄉貓空。

從政大沿著指南茶路親山步道而行,步著石階,伴著綠蔭,蟲鳴鳥叫不絕於耳,抵達樟山寺,視野豁然開朗,外頭香客絡繹不絕,大殿內傳來沉穩的誦經聲,坐在大殿前的階梯上,吃著寺廟準備的湯圓,看著人來人往,心滿意足。繼續往樟樹步道,沿路景色又不同,濃濃的鄉村氣息,田間有辛勤耕作的身影。小小的菜園、苗圃一階一階,或斜坡茶園層層疊疊,或波斯菊花田,隨風一波波搖擺,美麗而壯觀。


下午在貓空纜車站前,大家完成報到,魚貫進入觀鼎茶園,房舍前種著一小片茶樹,石磚小徑蜿蜒至門前,一進室內濃濃茶香撲鼻而來,好幾面紅色冠軍錦旗掛於眼前牆上,旁邊一組泡茶桌椅,上頭放著雕刻漂亮的茶盤。大家坐定,拍下今日大合照後,開始了今天的活動。首先由張哲嘉老師帶領講解茶葉製作過程。由茶樹採摘下來的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後,再轉入室內進行室內萎凋,期間必須不斷細聞氣味,直到氣味清,則可進行浪菁,期間約分為五次,一次1.5至2小時。接著殺菁終止發酵,初揉、乾燥,之後進行20、30次的搓捲,把茶葉揉成球狀,最後烘培乾燥而成。每次製茶就得一氣呵成,正好老師昨天剛製了一批茶,整夜幾乎沒睡的他,看起來還是精神奕奕,由此可見老師對於茶的熱情。


接著是品茶時間,以鑑定杯分別沖泡包種、紅茶和鐵觀音,讓大家聞香氣、品嘗,屬於半發酵中輕發酵的包種,茶湯淡黃,全發酵的蜜香紅茶,茶色較深,濃厚略為苦,最後是鐵觀音,特殊的香氣,喝起來順口回甘,是我覺得最好喝的茶。結束品茶,老師拿出自家製作的鐵觀音茶葉泡給大家喝,一群人圍坐茶桌,喝著香氣四溢的熱茶,在聊天聲和笑聲中,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飛快,大家迅速喝乾茶杯裡最後的茶湯後,起身離開溫暖的房舍往戶外進行茶鄉巡禮。


濛濛細雨漫步茶鄉是難得經驗。老師帶領大家往樟湖步道,沿途介紹花花草草,分享有趣的傳統歌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路途看見一座木炭窯。古時燒木炭須全程在窯旁觀察煙霧狀況以判斷溫度,因而有「尪顧七日火,某顧七眠火,尪某七日沒作伙,二人歸腹肚火。」的歌謠的出現,說明當時燒木炭的辛苦。芒草是秋天常見的植物,古時也有做為約定的功用,路過芒草邊,老師分享了一首芒草歌─「跟君約在後面溝,芒草打結做日頭,誰人壞心甲阮套,破壞姻緣無卡好」。聽著這些歌謠,想像古時的生活情景,靈魂也神遊了。

儘管喜歡健行,卻鮮少有導覽機會,這次活動豐富了健行的樂趣,加上茶園的參觀活動,一壺好茶下肚,路途再遠,外頭再潮濕,一切都值得。這已是今年活動的尾聲,期待明年的活動,尤其採茶製茶活動,我已迫不及待明年的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與茶相約在~貓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